海景龙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摘 要:本文通过对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体育概念观点的分析,认为体育概念存在分歧的根源是: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亦不同;不同种语言、文字翻译造成的误解;给体育下定义的方法不同。 关键词:体育概念、分歧、根源 关于体育的概念,多年来一直是体育理论界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众多观点可谓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对体育学科的发展而言,体育基本概念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体育概念的研究既能提高体育的科学化水平,促进体育学科建设,又有助于提高体育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目前我国体育理论界对体育的概念和本质仍存在很大争议,虽经历了上世纪80的热论风潮,但是由于体育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和丰富性,特别是体育的市场化,法制化和大众化发展,体育所涉功能范围与领域在不断扩大,都使得体育概念更加复杂、模糊,难以界定。但是要准确表达体育见解及研究成果,就必须研究清晰、规范的体育概念,它凝聚着体育人对体育本质,规律的探索和对体育科学的追求。鉴于此,本文从体育概念存在的分歧根源入手,对体育概念进行界定,以期对体育基本理论的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1. 体育概念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 有人认为体育是教育的一部分,认为“体育是增强体质的教育”[1]。国内著名体育学者周爱光教授认为体育是“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手段)的教育”[2] 。从社会文化角度考虑,认为体育是“人类通过专门设计的身体运动和游戏,达到增强体质、提高竞技水平和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3]著名学者杨文轩、陈琦认为体育是“运动为基本手段增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教育过程与文化活动”。[4]更有学者从文化与教育等综合层面认为“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体身体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的,并以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的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教育过程。”[5] 此外,还有学者从其它角度界定体育的概念。如社会活动层面,强化体质层面,不一而足。上述观点中最有代表性的两种观点是“ 体育归属教育说”和“归属社会活动说”, 也有学者折中认为体育是教育过程抑或社会文化活动。
2 体育概念产生分歧的根源 2.1 由于认识事物的角度或解决问题的实际需要不同,会对同一事物的本质属性形成不同的理解从而得出不同的定义 80年代末期,体育被定义为:“体育(广义的,也成体育运动)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它是社会总文化的一部分,手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制约,也为一定的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6]这种定义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社会本位”的定义模式,过分强调了体育的社会功能。 92年的《体育哲学》中认为:“体育是以人自身自然为对象客体,以运动作为基本手段来进行的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7]这种定义从哲学主客体角度和人的两种属性层面对体育进行了定义,将其归结为实践活动。也有学者从词源学、语义学、教育学、社会文化学和身心一元论等综合层面认为“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体身体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的,并以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的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教育过程。”[8] 此外,还有学者从体育的起源着手对体育进行定义。 2.2 中西方文字理解和翻译上的不同造成了对体育概念的误解与困惑 中国民间传统体育源远流长,但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传统与国情与欧洲国家迥异,中国古代体育在内容与形式上也有别于欧洲国家。且在中国古代语言中没有能与古希腊“体操”或当今“体育”完全相当的概念,用来表示体育的词语常常是“养生”、“导引”、“习武”等词语。[9] 中国近代的体育概念出现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是体操和“体育”两个概念。一般认为这两个词都是从日本传入的。实质上,“体育”在中国是一个外来词,由于文化的差异、翻译的能力和水平,词语翻译含义不可能一一对应及概念内涵的发展等原因,使得人们对体育的理解一直难以达成一致。20世纪,我国又相继引进了一些体育相关概念,如身体文化,竞技运动,竞技教育,适应性身体活动等。实际在使用上,体育系统常用“Sport”代表“体育”,在对外交往中,也常常使用的是“Sport”一词,而教育界则坚持用“Physical Education”表述“体育”之义,将“Sport”理解为“竞技运动”。对“竞技运动”的认识,虽然有不同理解,但要比对“体育”的理解统一的多。 总之,中西在文字方面的差异直接影响了我国体育理论界对体育概念的认识,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交流的障碍。 2.3 给体育下定义方法不同 造成体育概念界定差异的原因还在于定义方法的不同。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界定体育概念有所谓“约定俗成”的方法,也有描述性的方法。但最好的方法还应该是应用形式逻辑中的“属加种差”方法,前两种方法虽然也能较好地揭示概念的多个属性,但是易引发歧义,尤其是作为科学研究来讲不太严谨。但即使是用形式逻辑中的定义方法,理论学者对体育临近属概念的认识也莫衷一是。有学者将体育的临近属概念归结为“教育”,有人则归结为“社会活动”,也有人将其归结为“文化活动”,更有人认为体育的上位概念只能是“身体活动”总之,在体育概念定义方法存在的这些问题导致了对体育含义理解上的纷乱情景。 正如一位伟人所言,“一个概念愈是普遍,它愈是频繁地进入我们的思维中;它同感觉经验的关系愈间接,我们要了解它的意义也就愈困难。。。。。。。”,[10]因而给它一个普遍接受的定义就愈困难。虽然我们对“体育”一词的使用频率很高,但由于当今“体育”现象的精彩纷呈,纷繁复杂以及日新月异的发展势头,加上人们认识角度不同,给体育下一个贴切、严谨,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概念就显得十分困难又十分必要。也成为摆在体育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本厚著,攻克这一理论难题任重道远。
3 参考文献: [1] 校枫.体质、增强体质、体育的本质联系[J].广州:体育学刊,1998(3):51~53. [2] 周爱光.体育本质的逻辑思考[J].武汉: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2):20~21. [3] 梁晓龙.体育和体育的功能作用[J].北京:体育文化导刊,2003(4):4~7. [4]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组.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状况与发展趋势[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65. [5] [6] [8]鲍官文.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20、32、33. [7] 龙天启.体育哲学[M].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 [9] 王健.体育原理导论[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9. [10]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M].商务印书馆,1976:2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