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红卫 上海体育学院 新闻系 上海 200438
世界杯足球赛是全球顶级赛事。文汇报社本届世界杯报道,焦点在于赛况报道、评论。韩国、日本和美国自2002年以来,再度齐齐晋身16强。半决赛四强阶段,荷兰以3:2击败了乌拉圭,是自1978年以来,再次晋身决赛。另一场四强赛,西班牙以1:0小胜三届盟主德国,历史性首次晋身决赛。季军由乌拉圭和德国角逐,结果德国以3:2击败乌拉圭夺得季军,欧洲球队继上届后,再次包办三甲,也是德国连续第二届夺得季军。晋身决赛的两支队伍荷兰和西班牙,是首次在决赛中对战,西班牙凭着伊涅斯塔加时的入球,以1:0击败荷兰,首次夺得冠军,成为世界杯史上第八支夺得冠军的球队。这些激烈的赛况,在报道中都是被作为重点头条加以传播。如新闻《日本队3比1完胜丹麦队挺进16强,直播吸引5000万本国人创收视纪录(引题)日式狂欢 尤胜韩国(主题)》(6月26 日7版),可见一斑。 《文汇报》世界杯报道文字风趣、活泼,娱乐化凸显。多形式、多角度地报道了南非世界杯的情况。大量的赛事报道,大小图片近150幅。主要栏目及篇数:画说世界杯33篇、“体彩杯”我与世界杯32篇、博•客32篇、界外球22篇、专家评球21篇、MVP人物报道12篇、特别策划9篇、第一现场8篇、第三只眼7篇、第二落点2篇。此外,声音、花絮也不少。来的球评专家是申思、祁宏、朱广沪、吴金贵、杜威、谢晖、孙吉、秦国荣等人。博•客是由特派记者赵博的博客组成,多如实记载南非的风土人情、安全问题、交通、曼德拉的情形等等。可以说,总体上完成了一届精彩世界杯报道的任务。尤其是阿仁主笔的画说世界杯栏目文字部分用方言的形式评论,令人耳目一新。 画说世界杯专栏33篇篇名如下:
总体上,评论纵横捭阖,语言活泼。分析形势,游刃有余。显示了资深评论员高超的体育新闻涵养,视角犀利,文笔老辣,左右逢源。评论对象涉及到这次表现不强的“强队”,如法国、意大利、阿根廷、巴西、英格兰;也寄希望于荷兰夺冠;对表现上佳的日本、韩国大加赞赏。特别提到中国球迷的热情,殷殷希望中国队再出现在世界杯的赛场上或者主办一届世界杯赛。等等。 具体如 抠门的欧洲豪门(2010年6月25日6版) 德国人进了加纳一个球,可以出线了。“一个球主义”被想起来了。于是他们与对手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彼此都来站桩式倒球。一脚来,一脚去。就此安全、轻松、愉快地结束比赛。 英格兰人进了斯洛文尼亚一个球,保证出线了。“一个球主义”也被回忆出来了。于是他们也与对手操练太极推手。一脚去,一脚来。到比赛终了的最后几分钟,兰帕德和乔科尔把皮球弄到角旗前头白相头头转、脚脚转,拖延辰光来死保一个球的伟大胜利。 “一个球主义”上个世纪风行过。一个球是赢,十个球也是赢,不牵涉到净胜球的计算问题,那就确保一个球的战果吧。“一个球主义”是功利主义。没错。踢足球就是为了功名与利益。到了世界杯赛里,“一个球主义”就更有市场。唯一受到损害的是球迷,看台上是五万、八万,电视机前是二亿、三亿。看一场一只球胜负的比赛,决不是享用鱼翅,只是上了一碗泡饭。 记得很早很早读过的书。是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一个势利人、一个吝啬鬼。老葛成为了小气、抠门的代言人。越是有钱越是抠。欧洲足球的豪门贵族学习葛朗台有心得,花一个球能赢下的比赛,决不花两个球。理智、冷静得可怕。 南美球队还没有学刁。这次世界杯上的大比分数他们打得多。男人往往手头松、派头大。只要大家开心,就多奔几圈、多踢几脚。越是生活拮据的人家出来办酒水,小菜老酒一定丰盛。就此一点,我是欢喜奔放大气的南美球队的。与他们扳老酒,决不会只有一碟豆腐干。 有朋友一定会提问:葡萄牙人不是落落大方地灌了朝鲜队7个球吗?葡萄牙也算是欧洲豪门的。不用我来回答。葡萄牙大将蒂亚戈来说明了,他们担心这个小组的最后排名是算计净胜球。一个葡萄怕不够,就送上一串吧。 把“一个球主义”踢出世界杯赛吧。踢得越远越好,我以为。 评论中对球赛有了看法直抒胸臆,不含糊。希望踢出水平,满足观众的需要。但球场很诡异,充满变异,是各种因素较量的竞技舞台。要用计谋,用脑踢球,讲技法、讲策略。这些赛场的综合因素在评论里得到反映。美国佐治亚大学著名教授康拉德•芬克认为:“只有在体育专栏写作中,撰稿人才能建立起那种非凡的同读者亲密的联系。我们谈论的写作是那种脱了鞋子、喝着啤酒之时所谈的话题。” 丁法章先生在他的新闻评论学中说:“触及现实,是新闻评论的生命力所在。” 记者就是要与受众打成一片,想受众所想,贴近受众。另外,这个专栏语言上的特点,也有独到之处。 此篇中“皮球、白相(玩) 、辰光、泡饭、酒水、小菜、老酒、欢喜、扳老酒(喝酒)”,这些生活场景方言词语,上海话常用,在上海地区就很流行,用方言传播足球赛起到通俗易懂的作用,人们也容易理解。同栏目其它文章里还有以下词语,“弗会误点、弗容易、茄山胡(聊天)、轧进来、弗懂足球、算弗清爽、坐弗进去、弗出铜钿看白戏、白相铜钿、睏梦头里、捧牢(住)、吃力煞脱了、馋佬坯、坍台、骂山门、力道、做脱过、弄穿帮哉、霉运当头、放白鸽、忘记脱哉、别人家、贴隔壁、讲得上闲话、名次、不怕热煞只怕冷煞、此时此地、活络、烦煞、功架、被烦透烦煞哉、总归、必定(一定)、辣手、熟识、搞弗定、吵相骂(吵架)、说三道四、讲闲话、温吞水、蛮好看、收牢、好停下来哉、有空(闲)、关脱电视机、摆平(搞定)、像模像样、犟头倔脑、便当(容易)、闹猛、爽气、独养儿子、压岁钿、老娘舅、越看越触气(讨厌)、蛮作孽的(可怜)、自家(自己)、有运道、不识相、一顿老拳、气煞、蛮开心的、也蛮好白相的、不出铜钿看白戏、作孽啊(干坏事)”。 这种比较集中的方言报道形式,在世界杯连续报道中使用有很强的效果。以前,文汇报报道包括体育报道,方言词语偶见(如阿拉、触霉头、拎清、弹眼落睛等)。 由此联想到即将在广州举行的亚运会。大家都知道,前不久,为了更好地使广州成为国际化大都市,使广州亚运会为世人广为知晓,有人建议传媒改用普通话播出一些节目,结果引起众议。有人甚至喊出“保卫粤语”云云。其实,语言发展总体趋势是:通语流行,方言消失。在方言未消失之前,是有一个共融的时期。方言什么时候消失,无法预测。推普不等于消灭方言,普通话与方言,可以共生共融。对待方言,也要抱着宽容的态度,要去尽量接受,接受一种方言,也就是接受一种文化。因此,本人认为,广州亚运会期间,媒体用普通话传播的同时,照样可以用方言播出。 如上述南非世界杯期间,文汇报尝试用方言报道,虽然有亲切感,接近于上海等吴方言地区,但此方言区域外的读者,读到其中一些词语,对于词形与词义,还是要皱皱眉头的,这就使得本身很精彩的评论打点折扣。 其实方言是一种文化,尤其南方方言,但使用语域有限,这也是个长期争议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