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11年第2期
 
对社会体制转型期体育体制多元化转变的思考

2011/3/29 10:37:58 浏览次数 3230  

门志平
(陕西理工学院  陕西   汉中 723000 )


[摘  要] 本文回望了我国体育体制形成发展走过的路程,提出体育体制应适应国家整体体制转型发展的趋势,体育的发展应跟进时代的步伐与国家体制和社会发展的大环境相接轨相适应,必须发挥政府调控职能,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体育的多元化转变,推动大众体育、社区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等朝着多元化发展的轨道转变。
 [关键词]多元化;体育体制;转变

1  前言
    我国体育体制的主体是大众体育、社区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等层面,随着社会体制的转型,逐渐向社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在这期间我国体育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骄人成绩,在竞技体育领域金牌数名列亚洲第一和世界前茅;学生体制健康进一步提高;大众健身蓬勃发展,国家体育体制在完成“奥运争光”“全民健身”的基本任务后,关于探讨体育体制应怎样转型怎样发展的话题从未间断,一种观点从竞技体育获得奥运金牌数第一为出发点,认为我国体育的实力已是“体育强国”,而另一种观点认为我国体育的地位仅仅是“金牌大国”或者是“体育大国”并不是“体育强国”。而且“体育强国”概念多半是计划行为和政府行为下的,是体育 “举国体制”背景下的经验,而在国家体育体制中与“体育强国”地位相匹配的相关条件还比较薄弱。因此,体育体制应与国家体制和社会发展的大环境相适应,体育体制应适应国家整体体制转型发展的趋势,体育体制怎样适应国家体制和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体育强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2  体育体制背景
    我国体育体制是“国家有关体育事业的制度与管理体系的总称”。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我国体育体制是学习前苏联而来的,其体制是典型的政府管理由国家包揽的体制,使得体育带有极强的行政和政治色彩, 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由国家对体育统一计划、统一管理、统一拨款、统一发展的运作模式,这种体育体制是传统国家行政垂直管理模式,这种体制“是在当时生产力低下,经济极其落后的情况下集国家有限的人力、 财力 、物力来最大限度地发展体育事业” [1]。这种集中力量办体育拿金牌的“举国体制” 与我国当时的国情基本相符,但是这一体制是以竞技体育为中心为重点的体制,并不能代表国家体育地位的全部。
2.1体育体制历程回望
    上个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我国逐步形成了以青少年发展为重点的体育战略和以奥运会为最高目标的体育战略发展思路,这一阶段体育体制是以竞技体育为中心的,因此竞技体育的发展突飞猛进,在1984 年参加的第23 届奥运会上获金牌总数第四位,这个历史性记录标志着我国跨入了世界体育大国的行列,随后2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体育以“奥运争光”计划为指南以全民健身为基础,竞技体育成绩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金牌大国。
    随着时间的推移1985年国家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经济体制、教育体制、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各行各业对旧有体制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改造与完善,这场改革也影响到体育体制的改革。1986年4 月原国家体委颁布了《 关于体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草案)》,为我国体育体制的改革拉开了序幕,这次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我国体育体制的观念精简了机构解决了一些体制内存在的问题,如把国家体委更名为国家体育总局并由国务院垂直管理,但这次改革只是体育体制改革的初步尝试,它只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原有体制的修补 、完善,而未触及到体制转变的根本问题。
    1992年以后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使整个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变,利益权力再次分配,社会力量有所加强、国家的经济水平得到了提高,这一时期我国的改革与开放进一步深入,使得政府接触到了改革的核心问题,如产权问题、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国有企业改革问题、金融秩序问题等等[2]。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与解决,不仅保证了改革的继续和深入,同时也是消除旧体制创立新体制的过程。由此,带动了经济社会转型和经济快速发展,这给体育体制顺应社会体制转型下的体制转变创造了历史条件。
2.2 体育体制凸显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体育体制的转变中,从1992年到2008年仍是以竞技体育为主经历了5届奥运会,我国体育代表团的金牌数也由16枚攀升至51枚取得骄人成绩,培养出了大批精英运动员,振奋了民族精神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体现了“为国争光”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我国成为金牌大国和体育大国。但是,在以竞技体育为中心的体育体制背景下也暴露出我国体育体制顺应社会体制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不足。
2.2.1 国家培养运动员成本太高
    首先,我国运动员培养的机制是国家培养制培养渠道单一,经费来源主要靠国家计划拨款经费有限。“1995年7月国家体委发布的《奥运争光计划纲要》就提出,建立一支人数庞大的以争夺奥运金牌为目标的专业运动员队伍,专职教练员人数也要相应的扩大。该计划还提出了具体的奋斗目标:即在2000年第27届奥运会上,取得金牌名次在第二集团的领先地位,缩小与第一集团的差距,达成具有80个以上奖牌的争夺实力” [3]。这一既定目标在随后的三届奥运会上得以实现,2000年奥运会上我国获得28枚金牌名列第三,2004年获金牌32枚名列第二,2008年北京奥运会获金牌51枚跃居金牌榜第一。由此可见,我国体育体制的目标就是奥运金牌,一切都是为了奥运金牌做准备。根据相关资料我国每一块奥运金牌的成本是上千万元人民币,由于国家体育总局从未公布过参加奥运投入经费的全面数据,只能从相关体育研究资料中寻找答案,据体育研究资料对参赛投入产出的计算“每年国家在一个奥运选手上投入的费用大概是四五百万元人民币,按2008年中国奥运代表团400名运动员计算,国家每年总投入大概在16亿至20亿之间” ,折算一枚金牌的成本就是几千万元[4],这还没算一名奥运选手培养过程的费用。所以,这种“国家培养”奥运冠军的成本代价太高是不争的事实。
2.2.2 为竞技体育夺冠举办大型运动会及运动场馆建设投入巨大
    为竞技体育夺冠各地兴建体育场馆投入巨大,据体育资料报告“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体育场馆的投入,不包括奥运场馆,已经投入约几千多亿”。仅以国内的农运会、城运会、全运会三大运动会举例,2007年第6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在武汉市举行,为满足城运会的赛事需求,投资20.12亿元。2008年福建省泉州市举行的农运会主场馆——泉州市海峡体育中心总投资7.6亿多元,承办会务费投入1.5 亿左右[5]。第十届全运会在南京市举行,比赛场馆需要新建和改造各25个,训练场馆新建33个改造90个,场馆投资经费约55亿元,第十一届全运会在山东举行累计投资2000亿元以上”。 2010年11月在广州举行的第十六届亚运会总投入是1226亿元,一方面是政府体育场馆建设投入的巨大,另一方面是这些设施比赛后未被有效利用造成极大的浪费,大多数的体育场馆在比赛结束后是闲置的,据统计85 %的场馆没有利用[6],修建体育场馆轰轰烈烈只要举办运动会需要,政府就会拨款兴建,因为场馆建设是政府的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
2.2.3 运动员淘汰率太高造成人才的浪费
    我国运动员的培养渠道单一面窄淘汰率居高,长期以来运动员的培养只有国家体育总局一家,我国的体育体制无论是专业化还是职业化,都要求运动员从小走上运动专业化的道路,进行高强度的训练,而目的无非是为国家、为本地区争得好名次。我国培养运动员的主要渠道是国家体育局管辖的国家队、国家集训队;省体育局管辖的、省专业队、省体校;地市体育局管辖的、地市体校;还有相配套的每年全国各专业队联赛,其目的是“城运会选材;全运会练兵;奥运会夺金”。中国运动员的培养是金字塔结构,每一级体育都由政府拨款维系,因为体育成绩也是地方政府的政绩,所以会得到地方政府的拨款和支持,经济发达的省、市体育资金投入充足体育实力和地位就强,经济不发达或者欠发达地区体育资金投入有限实力弱排名就靠后,各地市体校越往下走资金越少,不发达地区资金更是紧张,现在很多地方体校都因为资金短缺而不断萎缩,体育成绩出现与当地经济增长和资金投入成正比的关系,而大量民营资本和民间资本又无法进入这一领域参与体育事业的开发。
    运动员的高淘汰率更让人痛心,运动员的培养是金字塔结构,基础基层训练的成千上万名运动员才能托起位于塔尖冲击奥运金牌之人,夺金运动员的成功是建立在大多数运动员被淘汰的基础上,“体育研究的调查成果表明我国一线、二线、三线运动员淘汰的比例是89 %” [7]。这些运动员从小被送到体育学校进行训练,一旦进入这个体制,也就不可能再有其他的选择,他们必须走到尽头,国家花了无数金钱,但是绝大部分人最终一无所获,他们训练的过程中以训练为重点以比赛为目的,没有经历正规的学校教育,很多运动员甚至只有小学或初中文化,淘汰的运动员几乎成了劳动就业的“半拉子产品”,即使是拿到奥运冠军的运动员,退役后的安置也是一个问题,最后不得不依赖政府或社会救济。长此以往,推动中国体育发展的“国家培养”体制反过来成了束缚体育发展的缰绳,造成人、财、物的浪费。

3、体育体制多元化转变的思路
    我国体育体制中国家把大部分力量和经费投入到奥运争光争夺金牌上,大众体育、社区体育、学校体育的投入水平很低体育设施落后,使得我国平均体育水平并不高,高的只是专业运动员的水平。这种状况已影响到我国体育的普及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积极性,这种“国家培养”的体制不仅是公共财政的巨大负担和浪费,同时也让大众体育、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不相链接而处于萎靡状态,因此,必须理清体育体制转变的思路。
3.1  转变大众体育体制调动社会力量协同发展
    大众体育是我国体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占有重要位置,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大众体育,倡导全民健身活动,并将大众体育的开展作为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大众体育工作建立终生体育的理念形成全面健身的局面是其它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石。
    在社会体制转型中改变体育领域长期不变的管理体制,改变体育行政部门从“办体育”向“管体育”方面转变,发挥其领导、协调、监督和服务的作用,转变体育行政管理机构的竞技体育由原来的体育局管,学校体育由教育局管,大众体育由体育局捎带管的局面,将大众体育由体育行政管理型向行政管理和社会结合管理型过渡,逐步确立依托社会、多方参与、形成同社会体制转型相适应的体育管理体制。解决体育行政管理部门把发展大众体育的事情全部包起来统统管起来,想管又管不好的问题,也不是把大众体育的事情统统推向社会,而是在体育行政部门的导下,动员和引导各有关行业系统、群体组织对本部门、本行业、本系统、本组织的体育事业负起责任来共同参与发展,大众体育不再是体育行政部门一家办,而是群众组织、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一起办,调动全社会力量办好全民健身事业,为实现体育强国打好坚实基础。
3.2 实施体教结合的模式培养体育后备人才 
    要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大众体育是基础、学校体育是链条、竞技体育是龙头。学校体育是我国体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体制转型中国家加大了对学校体育的投入,逐步改善了学校体育的基础设施,以往学校体育的基本任务只强调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是因为过去学校体育经费投入不足,体育场地、器材、设备、师资力量都比较薄弱,无暇顾及学校竞技体育的发展,而现阶段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政府加大了学校体育资金的投入从师资力量、体育场馆、运动场地、体育器材设备等方面有了极大的改善提高,已有条件在学校体育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竞技体育训练,在学校体育教育的人群中选拔优秀的体育人才从事竞技体育,作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有益补充,其优越性是既能选拔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又不影响学业,改变以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由业余体校一家培养的局面。
3.3 竞技体育向社会化多元化方向转变
    占体育体制比重较大的竞技体育,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国家包揽”,即由国家统一办体育,社会力量基本上不参与。竞技体育是衡量一个国家体育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展示国家科技、经济、文化的重要窗口,是国家体育体制的集中表现,建国以来竞技体育走“统一管理、统一发展”的道路,在短短的几十年中由弱到强“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但“统一管理、统一发展”的不足是政府既管体育又办体育,政府包办一切统得过死、管得面窄,严重的束缚了社会力量办体育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阻碍了社会办技体育的进程,忽视了体育的社会化多元化功能,与我国社会体制的转型和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以往体育体制中过多强调其政治功能,必然会限制体育的社会化功能和多元化功能的发挥和拓展,也必然排斥体育的商业化和市场化机制,从而给体育带来诸如国家负担过重,经费投入不足,运动员培养机制、竞赛机制单一等弊端。
    我国体育体制的改革和转变应走多元化和社会化的道路,在社会体制转型的条件下体育的发展必须遵循社会体制发展的规律,采用多元化发展思路,引进民营资本和民间力量参与体育的投资和运作,增强社会化自我造血机能,结合国情逐步建立多元化体育管理机制,使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和社会参与机制共同发挥作用,采用政府与社团混合型管理模式,政府侧重宏观管理和政策法规的制定和监督,政府将决策与执行分离开来,政府的职能是“掌舵”而不“划桨”。具体而言政府职能部门的侧重点放在政策法规与体育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发布上来,对体育的进行过程进行监督与控制并在体育组织之间进行沟通与联络,体育的一部分实施任务以及事务性工作则由体育运作实体承担,如中国足协的管办“分离 ”由中超公司从商务管理者升级为联赛管理机构。改变政府行政一家投资的状况,解决长期以来培养人才渠道单一,训练、比赛体制一包到底的弊端。体育体制的社会化和多元化转变中还须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政策和制度,如“竞赛选拔制”;“后备运动员奖学金制”;“优秀运动员就业制”;“运动员社会劳动保障制”等等。 使之形成一个统分结合、各尽所能的高效政府和社会化管理体制,改变过去政府行政将自己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职能移交给体育运作实体,另一方面强化法制化管理和宏观调控的职能,真正实现体育体制的政府与社会的多元化,将体育的发展孕育于社会运行体制当中,让政府职能和社会参与机制共同发挥作用。

4 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体育体制的转变应符合社会体制的转型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在体育体制的诸个层面,大众体育、社区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体育等方面走社会化多元化的道路,发挥政府体育管理的主导作用和社会积极参与组织与经营的机制,借助社会力量、民营资本、民间力量办体育,建立“小政府、大社会”的体育组织与管理模式,逐步建立符合现代体育运动发展规律、国家调控、依托社会、自我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体育管理体制。在全民健身、学校体育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大众体育、社区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等层面共同协调发展的趋势,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体育强国”。

参考文献
[1]赵立强.论中国体育发展的“举国体制”[J].成功(教育),2009,(03):263
[2]谷书堂,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争论与剖析[J].经济学动态,2008,(02):3-5
[3]国家体委.《奥运争光纲要》[N].1995-08-06
[4]张燕华,丁建国.奥运金牌的收益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2006,(02):70-71
[5] 11届全运会的账本:总投资达2000亿[EB/OL].http://sports.cn.yahoo.com/09-12-/346/2b0c4.html
[6]万良华,曾志刚,熊百华.关于体育运动场馆建设和管理问题的思考[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06):60-62
[7]宋红毅.运动员退役安置问题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2008,(03):22-23


关闭窗口

你是第 31762962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