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12年第2期
 
武学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

2012/3/22 16:21:17 浏览次数 3615  

李永彬
(肇庆学院 体育与健康学院 ,广东 肇庆 526060)

摘      要:武学文化是道艺的结合,它与其他文化流派融会贯通,传承的是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民族文化精神,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它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有利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树立,鼓舞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其遵循的“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亦完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原则。武学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并为中国传统文化找到了一条让大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实践形式。
关  键  词:武学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德艺双修;传承创新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着东方甚至整个世界。武学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数千年来连续不断的军事、政治斗争中不断地发展变化,至今仍保持深刻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强化教育引导,增进社会共识,创新方式方法,健全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武学文化传承的不单是技术以及和与技术直接有关的理论和各种活动,更重要的是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民族文化精神。这种民族文化精神对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1  武学文化的特点
    按照常见辞书的解释,古代的“武学”一般专指培养国家武备人材的武备学校而言,与我们今天所说的“武学”有一定的联系,但不是一回事。[1]我们现在所说的“武学”,是指现代武术的学科体系,它是“武术学”的简称。自古以来,武术作为一项强身健体的实用攻防运动,其概念一直具有技击特征。随着现代武术的进一步发展,全球多元文化的交融、深化,对武术的理解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武术的“术”被逐渐弱化,而武术的文化性逐渐地凸显出来。从字面上来看,武术偏重的是技艺,而武学则是学科门类。因此,二者相比较,武学文化的概念涵盖了武术文化。从本质上看,中华武术与儒家、道家、佛家又有许多共通之处。儒家强调“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强调“虚无生自然,自然生一气,一气分阴阳,阴阳为天地,天地生万物”,真正的武学修为必须妥善处理好形与神、性与命、社会与道德、个人与宇宙的关系。可见,武学文化是对中华武术的升华与浓缩。
1.1   武学文化是“艺”和“道”的结合
    武学文化的形式是“武”,内容则是“艺”和“道”的结合。中国武学文化不是单纯的军事科学、技击和套路的艺术研究,它从诞生之日起即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它虽然言武,但不限于拳勇搏斗之事,而是拓宽视野,将兵家、医家、哲学、人文、宗教以及其他相关的各种要素,统摄于一身,使人获得一种整体印象,并通过形象而生动的例证,给人以哲学文化的教益。《史记•太史公自序》云:“非信廉勇,不能传兵论剑,与道同符,”接着又说:“内可以治身,外可以应变,君子比德焉。”[2]这是古人第一次明确地把武艺同“道”联系起来,指出武艺具有内、外两个方面的功用,而且君子以“传兵论剑”来看一个人的品德操守,说明剑的学问中蕴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担负着特殊的教化功能。武学中的“学”并非指一门学科之学,而是一种身体修为之学,是身体自觉意识下的身心自我教育。所以,武学是指“以武术为对象的身体修为之道”。[3]武学已不仅仅是一个技击术,形而上可谓之“道艺”,形而下可谓之“武艺”,其最终和最高的追求却是为了明道和得道。
1.2  武学文化传承不绝
    在中华数千年文明发展中,武术文化也在不断的传承发展,经久不息。在原始社会,为了生存,不论是对付野兽还是外部落的入侵者,“武”是和人类相伴相随的。伏羲不仅有创造“阴阳”、“八卦”的说法,而且在观察野兽争斗的过程中出了一些武技规律。奴隶社会时期,由于各个部落邦国之间战争不断,伴随着征伐与反抗、侵略与防卫,武力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这时,“武”的功能发生了新的变化。周时中华文化超越了宗教,摆脱了神的控制,从道德、艺术、体育等各方面入手进行人格思想和人生境界的培养。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武”不仅仅只是技击,它成为了人生修养的重要方式。春秋战国,社会动荡、阶级斗争激烈,统治者都注重军事人才和习武之士。军事上的兵家和代表个人的“侠”都是“武力”的代表者。司马迁即首次界定了游侠的人格形象和精神特征,并阐述了武对于修身方面的价值。他在《史记 太史公自序》中写道:“非信廉仁勇,不能传兵论剑,与道同符,”接着又说:“内可以治身,外可以应变,君子比德焉。”在这里,司马迁将技、治、身、德四者有机统一,这也正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秦汉以降,随着统一的封建王朝的建立,最高统治者对威望高的军人十分忌惮和防范,往往采用文武分离、以文制武、重文轻武甚至屠杀功臣良将的策略,来巩固其一家天下的统治,严重阻碍了中国武学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拥有丰富军事斗争经验的将领和基层官兵在实践中所获得的直接经验难以得到总结、推广和传承。特别是从16世纪到17世纪开始,随着欧洲人制造的威力巨大的枪炮确立了热兵器在军事战争中的决定性的作用,曾经用来抵挡敌人的弓箭和火铳的盾牌完全失去了原先的作用,靠长短兵器之间相互配合的阵战和拳勇的战术亦随之过时,原先以拳勇为特征的军旅武艺逐渐向单打独斗的个人武艺发展,“武”不得不逐渐退出了军事舞台并开始向个人修为上转变,对格杀能力的追求开始转向人生境界的提升,进而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相融合,成为了一种看得见、可验证的文化形态。
1.3  武学文化与其他文化流派高度融合
    武术属于体育,但高于体育,其主要原因在于它具有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武学文化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粘附和涵摄,逐渐形成了以儒、道、墨家等思想以及中国传统兵法学、哲学、美学、医学、宗教学等文化内容为内核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形态。自宋以后,中国传统文化开始了内在的融合与反思。儒、释、道三家学说在不同朝代被统治者反复启用,三家在互相的抵制中开始了相互的借鉴与融合。宋明之间,中国的“武”开始真正地和中国的主流学术——儒、释、道日渐融合。这种融合的真正根源在于,武学作为一种原始古老文明的体现本身就是多种学科的统一体,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使人感到自我回归与自我实现。而中华文明的发展就在于古老文明的日益清晰化、大众化、科学化。特别是明、清时期,受到儒、释、医、道等中国哲学思想的影响,形成了系统的中华武术基础理论,成为一个独特的运动文化体系。自17 世纪开始,“武”退出军事舞台,与中国传统儒学的修、齐、治、平,道家的长生久视,佛家的“心法”相融合,向个人能力上发展,成为一种个人修为。一些前明的学者和军事家退隐江湖,他们潜心致力于学理上的研究和探讨,使得武学得以和军事技艺、民间武技与儒释道理论相融合。武学与儒、释、道三家学说的最终合一,使得中国人终于找到了一条身心和谐、个人与社会和谐、自然和谐的道路。

2  武学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思想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在五千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中国本土的文化传统,它贯穿于国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道德礼仪、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文化是立国之本,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力量源泉,虽屡经磨难,但一直薪火相传。中国要崛起,文化要先行。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自然也离不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吸收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合理成分,才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武学文化所强调的传统道德,人文价值的弘扬,可以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提供丰富的滋养。
2.1  武学文化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历史和实践发展的必然结论。摆脱贫穷落后,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儿女世世代代的梦想和追求。武学文化继承并升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贵和尚中”的和谐思想,在维系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孔子强调“和为贵”,把“和”视为为人处事、理政治天下的世界观,他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既承认差异,又要求和合,通过互补互济,达到事物的矛盾统一,形成和谐的状态。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主张天、地、人三者之间自然共生。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产生特定的传统文化,而特定民族的传统文化又反作用于特定民族的生活方式。由于和谐文化的深层影响,以技击为主要功能的中国武术具有浓郁的和谐文化色彩。如“太极拳以静心养性、动中求静的运动方式,以绵缓斯文的运动风格,以‘舍己从人’、‘随曲就伸’、‘粘连黏随’的运动理念,以‘引进落空’、‘立身需中正不偏,方能八面支撑’的技击思想,不断地培养着人的忍让、谦虚的为人处世态度,塑造着中国人所特有的‘中庸’思想,体现着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观念,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4]
2.2 武学文化有助于鼓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经过一定时期的生活实践形成的具有稳定性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和民族品质的精神因素,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撑。当中华民族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况下,民族英雄戚继光、岳飞、霍元甲等所表现出团结统一、英勇不屈、忠孝爱国、大义凛然的民族精神,这些价值取向已深深扎根于每一个国人心中,成为中华民族国富民强的精神动力。在中国古代,武术的流传主要传播的当然是技艺和相关的理论,同时也在传播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精神,“习武者习武主要是为了学习、掌握武技的技术,而在习武的过程中也必然地在接受和增强民族文化精神的滋养。”[5]时代精神是历史时代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在社会心理、群众情绪以及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反映。武学文化强调“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反映了武学文化求新、求变的特点,这些都大大地鼓励了不拘陈法、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
2.3  武学文化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树立
    当前,我国文化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我国文化发展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出现了心灵和精神的困惑不安。特别是现在流行的“官二代、星二代、军二代”之类的名词,乃是社会道德滑坡的典型反映。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一个人需要精神安顿,一个民族需要共有的精神家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迫在眉睫。
    武学主张德艺双修,习武即修身,中华武术把习练武术作为培养人生品德和修养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在技术上要求“外练筋骨皮”,在品德上强调“厚德载物”、“尊师重道”、“不凌弱逞强”、“舍己从人”、“随曲就伸”。要立身正直、以礼待人,谦和、仁爱、忠诚、信义、宽厚、尊师、忍让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荣辱伦理道德观在武术中得以体现。胡锦涛总书记结合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取向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继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又发扬了党和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道德传统,融合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反映了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根本要求。因此,“在对现代社会的真切关怀中以积极的态度梳理与发展传统武术道德,对于中华武术的健康发展与现代中国人精神家园的重建,是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的。”[6]
2.4 武学文化遵循的“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原则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一定的社会系统得以运转、一定的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武学文化是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艺术形式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不仅能够健体强身、维持民族的强壮与生存,更重要的是能够在体育这一特殊的文化形态中发扬民族的精神情趣,其文化价值远远超过身体训练价值。伴随太极拳运动的实践而形成和丰富的太极拳文化,无处不彰显着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无处不围绕着有利于人的生命活动来展开,从陈式太极拳最初的重视技击到以后的各式太极拳逐渐向健身过渡,都是为了适应人的需要。这在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对陈式太极拳的改造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他为了适应清朝‘玉体不动’的显贵达观和体弱年迈者的保健锻炼需要,扩大传习范围,删改陈式太极拳老架中的发劲、跳跃和难度较高的动作,创编成简单易行的杨式太极拳架。”[7]可见,杨露禅改造陈式太极拳的目的是为了适应人的需要,是“以人为本”思想的表露。孙禄堂先生也认为,“拳术修为的最高境界在于合道。合道者,不在于战胜他人,而在于自身适应机能完备,使他人莫能胜之。而拳术的造诣一旦合于道体,说明此时人的身心机能已具有完善的适应机制,即具有了适应一切外来作用而立于不败境地的能力。此时拳术的造诣便达至无可无不可的武学最高境界,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8]

3  武学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启示与对策
    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因此,要“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特性……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9]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武学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充分发展和成熟,它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并为中国传统文化找到了一条让大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实践形式。因此,如何让武学文化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显得格外重要。
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者应当结合实际工作,德艺双修
    武术的技、道、德通过“艺”来展现,可以使人们在艺用欣赏中,了解武术所表现的精神面貌、思想内涵、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等,从而受到美的熏陶和善的感染,使人的精神境界日臻完美,进而表现出“技、艺、德”的和谐与统一。武学有“神宜内敛”、“含而不露”的说法,但决不等于对人冷漠,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艺而无德,有违伦理之道,为世人唾弃;有德而无艺则无以成其事。这说明传统的武术思想对道德伦理内容是给予高度重视的。随着时代的发展,道德伦理作为意识形态的范畴,不断地被加以更新和补充。“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儒家的‘仁’学思想对中国武术的‘德行’标准的构成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这对于在我国古代极力提倡‘彬彬有礼’的君子之风的文明思想来说,武术可以说在某些方面创造了一种‘宽柔、含蓄’的理想人格。在内提倡圣人之德,对外施王者之态,也即‘内圣外王’之道。习武者在行为品格上提倡宽容大度,德艺并举。”[10]自古中国武林推崇“武以观德”,“尚德不尚力”的格言,亦说明艺是附庸于道德而存在的。因此,古代的武术家们都曾将沿习旧礼、恪守武德、谦和含蓄、精忠报国、爱憎分明、伸张正义和见义勇为等等视为习武者必须推崇的德行标准,即所谓“拳以德立,德为艺先”、“未曾学艺先识礼,未曾习拳先明德”。所有这些,无疑对古今的社会文明进步发挥了积极的影响和意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当然也是有益而无害的。
3.2  要加强对于传统武学的传承与创新
    不同民族有各自的文化发展模式,任何民族都不可能将自己的文化模式强加于其他民族。中国的传统文化,由于长期被封建专制桎梏,遇到时代突然转向时存在普及难、表达难、验证难三大困难。这些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严重障碍。旧武学本身也需要科学工作者对之加以验证、表达和普及,因此,要加强对于传统武学的传承与创新,将传统武学以新的形式加以诠释,“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分析挖掘武术的特色,借鉴西方传统思维方式,通过比较,发现武术中对今天社会及社会中人有作用的真知灼见和经得起考验的命题,在此基础上构建适合时代需要的、有自己特色的项目和理论。”[11]武学需要引入现代科学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对其进行改造,“科学的引入将使武学和科学、东西方文化互相补充,互相提升,而融合成为一种新武学。”[12]中华武学作为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一方面,“在其产生、发展的环境中,要保持其区域民族特性;在向外文化渗透、碰撞和融合的进程中,要保持其原创文化精髓。”[13]。另一方面,人们应继承并开辟出新的道路,应遵从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最后提出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方向,应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3.3  要利用新的传播方式,传播武学文化的精华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文化载体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的环画、长篇连续评书和戏曲等已经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取而代之的是卡通、动漫、电脑游戏和影视作品等各种为广大青少年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其中,卡通、动漫一直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在武侠题材游戏方面日本和欧美占领了我们大半市场。但是,这些外国公司终究与我们有文化差异,他们创作的作品所体现的武学文化未必能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需要,甚至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需求相去甚远。因此,各级宣传、文化部门应加大对弘扬包括武学文化在内的优秀中华文化事业的支持力度,在贷款、宣传和政策各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以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推动武学文化精华的进一步传播。

4  结语
    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武学文化中的道艺结合、性命双修、贵和尚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思想,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要不断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可以预见,在全面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武学文化的重心将继续向文化领域转移,进一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马明达.“武学”浅论[J]. 体育文化导刊,2003(8):23-25.
[2]周伟良.中国武术史[M]. 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徐伟军. 中华身体观视角下的武学修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9):1-3.
[4]邱丕相,王岗.走进主流社会的中国太极拳文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2):1603-1605.
[5]温力.武术与武术文化[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
[6]乔凤杰. 武术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7]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8]万会珍,陈彬.孙禄堂武学思想的文化价值剖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22(6):14-18.
[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张志勇.中国武术思想概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
[11]王岗.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自尊[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12]文建生等.时代变迁中的中华武学走向[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25(1):30-33.
[13]王岗,王铁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审视[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关闭窗口

你是第 40211782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