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12年第2期
 
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意识行动决定实效

2012/3/30 15:32:23 浏览次数 3170  

 汤龙


    “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自2006年启动以来,至今已有近五年的时间,随着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程度提高,各类学校更是掀起了阳光体育运动热潮。今年以来,“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首次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随后,教育部又印发了《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并于9月14日召开了专题电视电话会议,部署中小学阳光体育工作。如今,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这项规定究竟落实的怎么样呢?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对鄂西山区部分民族中小学校进行了走访,通过与学校领导、一线体育教师、中小学生及部分学生家长进行交谈,了解到“如何在保证学生锻炼时间的基础上,保证锻炼的实效”已成为各类学校开展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的新难题。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刁铁民曾说过:“不懂得体育的教育工作者,不是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学校以牺牲师生身体健康来换取文化课分数和升学率的做法是不明智的,是与当今教育要提升师生幸福指数,增强师生幸福感的理念相违背的。吸引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健康,造就完美人格才是阳光体育运动宗旨所在。
    政策有保障   关键在意识
    在许多人看来,“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写入了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校园体育由此上升至国家政策高度,意味着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与在校体育锻炼时间有了政府撑腰,熟不知“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在推进过程中,会受场地器材、师资力量、活动形式与内容选择、学生兴趣爱好、安全保障措施、重智轻体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一定的阻力,虽然教育部近期又下发了《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对学生在校锻炼时间分配、政府部门如何督导、社会怎样监督、问责机制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但这种仅靠行政发文与监管评估,是无法真正从源头确保阳光体育运动长效开展的。
    曾几何时,我们认为“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只要校长重视体育,学校的体育工作就会搞的有声有色。”如今“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经过近五年的推广普及,保障在校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的理念也已经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校长开始重视学校体育工作,阳光体育运动也在各级各类学校蓬勃开展,然而要想构建阳光体育长效机制,还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形成一股合力,共促学生健康成长。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要保障学校办学条件,为学校提供完善的设施;社会各界要尽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阳光体育运动环境;各类学校要改革学生评价体系,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学生家长要转变思想观念,肩负起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广大中小学生要积极参与阳光体育运动,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时间有要求   重点在落实
    前不久,教育部关于印发《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的通知(教体艺[2011]2号)中就对“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时间构成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小学校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其中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要将上述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和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列入学校课表,认真组织实施。”
    可以看出,“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经过细化后,主要是由体育课、早操(或课间操)、大课间和集体体育锻炼组成。通过走访,笔者了解到:目前各学校基本上执行了“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的校园体育活动规定”,建立了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有效工作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健全了学校体育专项督导制度。从学校工作计划、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实施方案和课表上看,部分学校学生每天的运动时间甚至远远超过一小时,只是遇到当天没有体育课时,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的实施略显不足,看到这个结果,实在令人感到欣慰。
    据了解,湖北省教育厅下发的《湖北省中小学体育卫生工作专项督导评估方案》(鄂教体艺[2010]2号)中规定: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将接受地方教育督导和社会监督,凡不认真执行《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组织不得力,措施不到位,规定不落实,造成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县市和学校要进行通报批评,对主要负责人实行诫勉谈话,并实行责任追究,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在各种评先评优活动中被‘一票否决’,不得评为先进单位和示范学校,学校体卫艺工作督导评估检查为不合格。为此,各级政府、各类学校都非常重视此项工作,都是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实施。
    通过与部分领导和老师的交谈,我们还是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虽然各学校都十分重视此项工作,从制度和时间上保证了学生每天一小时的校园体育活动,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鄂西山区民族中小学普遍存在“场地器材严重匮乏、体育师资配备不足、活动安全无法保障”等问题,因此致使学校体育教学质量不高、学生掌握体育技能较少、参与体育活动兴趣不足、阳光体育运动只是流于形式,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学生体质健康无法得到有效地提高,没能真正达到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目的。
    环境有改变    成效靠行动
    要想见成效,关键看行动,小场地也能出大效益。只有学校肯动脑筋,下功夫,才能保证“每天锻炼一小时”(量)的基础上,真正让学生能够“每天快乐一小时”、“每天收获一小时”(质),让“阳光体育”工作真正给学生带来阳光。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刁铁民指出:各地应该结合自身文化体育特点,开展有特色的阳光体育运动,让学生在学校里收获健康,收获快乐。
    建始县红岩民族小学在校学生人数过千,但学校的全部活动场地只有一片约5个篮球场大小的操场,其中还有一大半的面积为土质地面,这样小的体育场地,这样差的运动环境,如何有效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如何让这里的学生可以享受到阳光体育的快乐,成为棘手的问题。作为鄂西山区的一所农村学校,要想在近期改扩建操场、购置一批体育器材是不现实的问题,唯有想办法合理有效地利用现有的空间,让孩子参与到运动中来。面对种种困难,红岩民族小学师生并没有退缩,而是在以向校长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集思广益,寻求发展之路。经过反复的思考论证,最终决定结合民族地区学校优势,充分挖掘家庭资源、社会资源和民族体育资源,把民族传统体育板鞋竞速、高脚竞速、毽球、押加、翘旱船等开发为学校体育特色校本课程,引导学生学习民族民间体育游艺项目,这样就可以将阳光体育运动延伸到每一个学生家庭;而学校体育大课间和课余体育锻炼,则通过合理有效地编排,采取集中锻炼的方式进行,对学生的运动项目和活动场地进行科学分流;学校在体育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选拔爱好体育运动或具有某一单项特长的转岗担任体育教学工作,并对其采取多种形式培训与帮扶;学校坚持每年开展“体育科技文化艺术节”、“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展演活动、“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等艺体特色活动。
    如今,红岩民族小学在全州首创的全程音控大课间活动受到省教育厅艺体教育专家的肯定,州县教育、民宗部门多次莅临学校指导,恩施日报、建始电视台多次对该校艺体教育进行宣传报道;县民宗局将该校确定为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训练基地;学校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被省教育厅评为优秀组织单位;天津景华公益基金会等社会团体也为该校捐增了部分体育器材,充实了该校体育设施。
有人说:“德育不好是‘危险品’,智育不好是‘次品’,而体育不好就是‘废品’。”这好比把身体健康当作1,其它学科当作0,如果一个人的身体总是有病,文化成绩学得再好,能好好地工作和学习吗?1之不存,0将焉附?相信没有一个人愿意看到前途似锦的孩子是个“废品”。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让我们一起努力,促使阳光体育更阳光。


关闭窗口

你是第 39217118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