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12年第2期
 
核心力量训练在男子标枪运动员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2012/3/30 16:33:33 浏览次数 5652  

肖和伟  陈建兴 谢明秋  何岸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高州师范学院 广东高州 邮编:525200


摘 要:核心力量是近年来竞技体育领域的新鲜事物,备受教练、科研人员的青睐,被业内人士称为体能专项化的桥梁。本文以广州体育学院田径队5名男子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16周的核心力量训练。结果表明:5名男子运动员的专项形态、专机能和素质都不同程度地得到提高,专项技术动作得进一步到完善,身体的稳定性、协调性主观感觉显著增强,运动成绩亦有显著提高,从而为教练员科学安排力量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核心力量;   标枪  

    传统的力量训练使运动员具有了强大的肌群,对增加运动员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成绩有着重要作用,但事实上很多运动员强壮的肌群并未完全转化为专项力量,较大一部分力量做了无用功[1]。核心肌群在此过程中担负着稳定重心、环节发力、传导力量等作用,同时也是整体发力的主要环节,对上下肢体的协同工作及整合用力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对于人体“核心”位置的界定虽有多种不同的方法,但是位置界定基本都是在围绕人体重心所在的腰椎、骨盆和髋关节联合的周围,所以根据这些部位的解剖结构特点以及与人体重心位置的关系,笔者将人体核心部位界定在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的区域,包括附着在脊柱、髋、骨盆周围的深层肌肉和背部、腹部以及构成骨盆部的所有肌群。目前国内训练界对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更多的是停留在含混的、理论的层面上, 没有充分认识到核心力量训练项目针对性,训练过程中有的教练在核心力量练习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非常普遍。特别在运动专项相关的训练方法、手段的设计等,都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因此,本研究以核心力量训练在标枪运动员训练中的研究为题,力求归纳和提炼出高水平男子标枪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专项训练手段。以期为不断提高我国标枪训练科学化水平提供参考。

1  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内容
    核心力量训练在男子标枪运动员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查阅了大量国内外与核心力量及核心力量训练相关的文献资料及《田径运动生物力学》、《中国田径教学训练大纲》、《田径》等著作及刊物,为确定本研究的方向和内容以及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与方法学的依据。
1.2.2研究对象
    受试者为广州体育学院田径队5名男子标枪运动员(一级以上),他们同在一个训练组,由同一个教练员指导训练,每周的周二、周四进行核心力量训练。实验前后分别取5名研究对象最好一次(每人试掷3次)试跳成绩的录像进行解析。解析后取5名运动员实验前后有关数据的平均值进行对比研究。
1.2.3实验法
     把核心力量训练分为四个单元, 每个单元安排周二、周四进行核心力量训练,每个单元安排4周,共16周。
    第一单元安排稳定状态下的静力性动作;如球上侧撑、异侧手足俯撑、肘俯卧撑直臂俯桥、仰桥、仰卧式肘脚支撑、侧卧式肘脚支撑、“V”型静态仰卧、俯卧静态背起、仰卧肩脚支撑等。练习时保持均匀的呼吸,不要憋气练习。可以让运动员深刻体会到核心部位肌群的用力,并能提高对重心稳定的控制能力。提高自身核心部位肌肉、韧带、关节、肌腱的功能状态。
    第二单元安排非稳定状态下静力性动作; 如前脚踩在瑞士球上的前弓步、坐在球上、抬腰、跪在球上、站在球上、站在平衡板上、仰桥、双脚固定的俯桥等。通过这一级的训练可以更直接的调动深层肌肉和神经的参与度,从而提高核心部位的稳定。
    第三单元安排非稳定状态下克服自身阻力的运动;如双脚撑球左右旋髋拉球、在瑞士球上双臂后拉、单腿撑球、摆动悬吊训练(支撑点放上;枕做侧卧位的单腿上举、俯卧位的单腿外展内收、双臂支撑收腿屈髋)等。
    第四单元安排一或组合器械进行核心部位的爆发式力量练习;如坐在瑞士球上各种核心部位爆发式的抛球训练。球的侧身移动:身体呈坐姿,双手抱球,放于身前,转动肩膀和上半身,将实心球左右侧来回移动。举实心球:水平躺地上,膝盖弯曲,将实心球高举于胸前,双手伸直。做基本的腹部伸缩练习。平衡球上转身练习:坐在平衡球上,双手抱球,放于身前,转动肩膀和上半身,将实心球左右侧来回移动。平衡球上做仰卧举腿:手握肋木,做类似平地的仰卧举腿练习目的在于提高肌肉在不稳定的界面发力和控制身体平衡的能力。
1.2.4  运动生物力学录像测量法
    影片拍摄法 在训练场地采用两台日产SO-NY—120X摄像机分别对男子标枪运动员进行定点拍摄,机位高度1. 2米,拍摄速度50格/秒,镜头焦距50毫米,其中A机位于靠近运动员投掷臂一侧,垂直于助跑道中心线20米; B机位于助跑到弧顶后10米,主光轴平行于助跑道。整个拍摄过程始终定点、定焦,拍摄范围从助跑后阶段开始到标枪出手的全过程。
1.2.5 数理统计法
    对所得到的指标经过计算机处理,求出各项指标的平均差、标准差,如项指标间相关系数,以及相关程度的显著性进行检验。

3  运动学结果与分析
3.1对助跑第4步躯干后倾角的影响
    第四步躯干后倾角的大小表明:运动员最后用力开始瞬间的身体姿态;反映了运动员在交叉步以后,形成下肢超越髋部、躯干和上肢标枪和投掷臂滞留于体后形成适宜的程度和最后用力时躯干有效工作距离的长短;衡量标枪运动员投掷步与最后用力衔接和最后用力开始阶段技术质量的重要指标。运动员躯干后倾角过小,说明在交叉步中超越器械的技术质量差,直接影响了最后用力时身体的预备姿势,并且大大减小了躯干在用力前的有效工作距离,这是目前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同时适度的躯干后倾角有利于 “满弓”状态的形成,是鞭打用力的前提和保证,“有利于最后用力躯干和胸带臂的幅度和出手速度”。
    实验前男子标枪运动员第四步躯干后倾角X=17.65°,同优秀运动员的(X=20.25)差距较大,导致运动员在最后用力前的第四步,不但不能有效保持交叉步中所形成的超越器械,反而减小了超越器械的程度不能形成左侧的稳固支撑,以至在最后用力时失去超越,缩短了已获得的有效工作距离。坚固稳定的核心稳定性可以将来自地面的力量有效传递至上肢,以达到对上肢或所持器械的最大加速或减速的作用,也可以将上肢动量传递给下肢,调整下肢肌群对地面的作用力度,从而提高上下肢或技术动作间的协调工作效率,所以核心力量训练突出了提高力量的传递、协调组合和控制肌肉能力的特点,体现出全身整体性的、多肌群在多个维度内同时参与运动的新理念[4]。通过核心力量训练运动员臀中肌、臀小肌、臀大肌、股后肌群、臀中肌、臀小肌、梨状肌、臀中肌前部、臀小肌前部、阔筋膜张肌、腹直肌、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 、腹横肌 、胸腰筋膜 、腰方肌、骼腰肌等肌群的稳定性及神经对肌肉的控制能力提高。训练中运动员对髋部及腰部肌肉的控制能力得到提高,运动员助跑第4步躯干后倾角为19.46°(T=0.391,P〈0.05),如表1。接近优秀运动员的(X=20.25)核心力量训练及提高了技术,竞技能力有突破。


3.2 对最后用力时左膝关节的最大弯曲角度的影响
    标枪运动员良好的左侧支撑,能够获得理想的超越器械姿势,增加投掷的工作距离;能够建立牢固的支撑基础,将助跑速度转化为投掷速度;能够使运动员取得较高的而且适合自己的出手高度,取得合理的出手角度;能够使参加投掷的肌肉预先拉长或扭紧通过屈膝缓冲动作,把助跑时人体获得的一部分动能转化为肌肉的弹性势能,再通过肌肉的收缩和动量的传递转化为标枪的出手速度。最后的支撑腿积极蹬伸对于动量的传递会产生重要的影响[10]。左膝最大弯曲角是运动员在最后用力时左侧支撑制动效果的一个重要参数,最后用力时左腿的制动效果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他的膝关节在用力过程中弯曲的程度。实验前男子运动员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时左膝关节的最大弯曲角度X=154°,与优秀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时膝关节平均弯曲度X=165°差距较大。导致运动员身体形成一种前弓箭步的姿势,延长左腿支撑蹬伸的时间和分散了左腿制动力向躯干的动量传递,同时也减少了形成满弓肌群的充分拉长,没有形成有力的“刚性”支撑,最后用力时左膝支撑不牢固影响制动和投掷效果。
    投掷项目是多关节和多肌群(肌肉)参与的全身运动,在这个运动中如何将不同关节的运动和多块肌肉(肌群)的收缩整合起来,形成符合专项力学规律的肌肉“运动链”,为四肢末端发力创造理想的条件,是投掷项目所要面临的问题[5]。所以,尽管躯干部位的肌肉没有直接完成最后用力动作,但它们的“收缩”不仅本身可以产生力量,成为整个运动合力的一个重要来源,而且能够为最后用力的收缩建立支点,提高最后用力的收缩力量,同时,还可以协调不同肌肉之间的运动,加快力量的传递,整体上提高最后用力效率。通过核心力量训练运动员大腿前摆的髂腰肌、股直肌、大收肌股直肌、缝匠肌、阔肌膜张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腰大肌、腹直肌和投掷臂内斜肌、异侧腹外斜肌等核心部位的肌群收缩功能的加强和改善有关。另外,经过核心力量训练后,使运动员在运动中的动作平稳能力及承受负荷的能力得到提高。实验后运动员最后用力时左膝关节的最大弯曲角度X=160°,接近优秀标枪运动员膝关节平均弯曲度X=165°(如表2),实验前后差异显著,说明试验后他们制动的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能把助跑所获得的动量有效地传递到标枪上。



3.3 对出手速度的影响
    从决定投掷远度的力学公式S=V02sin2a/g可知,出手初速度、出手高度和出手角度是影响铁饼投掷成绩的3大要素,其中,出手初速度是影响铁饼投掷成绩最重要的因素,而出手初速度是标枪在投掷技术动作完成的各个阶段累积的结果。核心力量可以通过近端固定提高末端肌肉的发力,对投掷项目的完整技术具有关键的支持作用。核心力量可以将下肢和躯干肌的力量快速准确地传递到上肢,集结全身的力量于标枪的“鞭打”动作。,投掷项目的完整技术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参与运动肌肉之间的协作水平和对高速运动中身体重心的控制能力,标枪的快速助跑不仅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更为重要的是要拥有对器材的控制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主要取决于核心力量的改善[6]。通过16周的核心力量训练运动员腹内斜肌、腹外斜肌、斜方肌、竖脊肌、前锯肌等躯干肌群得到很好的锻炼肌群的收缩,使预先扭紧的躯干爆发式的向投掷方向转动,右肩部向投掷方向的速度明显增大,带动右臂加速运动,为上肢的用力动作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由表3可知运动员实验前后出手速度差异显著。


3.4 资深标枪教练员的主观感受与运动员自身感受
    核心力量训练的初期阶段,运动员髋关节周围肌肉有紧张、发胀、僵硬的感觉,运动感觉也有所下降。核心力量训练中后期,最后用力的动作技术用力顺序正确。右腿的屈膝蹬伸、左腿积极加速前摆后的“刚性”支撑技术使髋关节在加速运动后,又迅速制动,肩的引领制动、躯干复合用力,形成“满弓”较充分。从而为“鞭打”动作的角度与速度做好了合理的准备。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前主观感觉肩、腰、背部肌群出现僵硬、胀痛等躯体不适感觉,经过一段时间的核心力量训练,这些症状有所缓解,主观感觉肌肉主动发力轻松、自如,技术动作更趋协调,机体出现省力、效率增加的良好效果。

4  研究结论
4.1通过核心力量的训练运动员助跑的技术得到很大提高,运动员实验前后出手速度差异显著。
4.2 通过16周的核心力量训练运动员角度较训练前最后用力时左膝关节的最大弯曲角度有变大趋势并有显著性差异,且左膝关节的最大弯曲角度接近(X=165°),运动员技术动作同国际接轨。
4.3核心力量训练发展了运动员的背阔肌、腹外斜肌、竖脊肌及伸髋肌群加强了脊柱运动的稳定性,使得运动员的技术更加合理助跑第4步躯干后倾角角度增大。
4.4实验证明核心力量训练对标枪专项能力的发展效果更显著,同时能提高运动员练习的兴趣,调动练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使练习者的疲劳阈值提高,能够承受更大的运动量。

参考文献:
[1]田麦久主编.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 184-185.
[2]王卫星,李海肖.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8):1119-1120.
[3]黎涌明等.论核心力量及其在竞技体育训练中的训练—起源—问题—发展[J].体育科学,2008,28(4):21.
[4] 王卫星.竞技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8):1119-1121.
[5]王卫星,廖小军.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和方法[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8,2(14).
[5]林华,王润生,丛培信.核心力量训练原理初探[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 66-68
[6]王卫星,李海肖.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8): 1119-1121
[7]于红妍,王虎,冯春辉,等.核心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之间关系的理论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9): 18-20
[8]李文霞,吕洪.投掷运动员“核心力量”的训练手段与方法[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8(5): 128-129
[9]王卫星,廖小军.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及方法[J] .中国体育教练员,2008(2): 12-15
[10]于红妍,李敬勇,张春合,等.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新思路———核心稳定性训练[ 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2): 123-125
[11]陈方灿.浅谈国外康复性体能训练的一些理念和发展趋势[J].体育科学,2006,26(10)95-96.
[12]林华.核心力量训练原理初探[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2):66-68.


关闭窗口

你是第 39218610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