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12年第3期
 
2010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中国队与主要对手发球技术运用及效果比较分析

2012/5/10 22:40:05 浏览次数 5111  

             作者:李晶晶(上海体育学院)      王姗  (上海体育学院)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分段法等研究方法,就2010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各参赛队发球进行统计,并对技战术效果进行分析、归纳。研究结果表明:世界各强队女排运用大力跳发球技术相对较少,我国女排的发球效果与世界强队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得分率和破攻率略高于世界各队。关键分阶段失误较少,得分率和破攻率较高。
关键词:中国女排;发球;效果;比较

1  前言
    发球是排球比赛的开始,也是进攻的序曲,准确而有攻击性的发球可以直接得分、破坏对方一传从而导致对方无法按照预期的战术组织进攻,进而减轻本方防守压力,为反攻创造有利的条件。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女排获得季军,此后面临着阵容配备上的新老交替,整体实力和个人技术下滑明显,从而对个人技术动作及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女排队员中有不少发球较为突出的年轻选手,但通过录像观察法发现以往战绩关键场次的发球得分率不多,失误率明显上升,心态失衡。故本文就2010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各球队发球技术运用类型,发球效果等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其中规律,通过分段与关键分发球效果的对比,寻求中国女排发球环节的不足之处。为其今后发球技术动作的运用时机提供相应的数据参考。

2  研究对象
2.1 研究对象
    参加2010’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的六支队伍,分别是美国队、巴西队、意大利队、中国队、波兰队和日本队。共15场比赛、57局(表1)。
表1 2010’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具体比赛情况
国家 比赛结果 国家 比赛结果 国家 比赛结果 胜局 负局 总局数
美国vs巴西 3:2 巴西vs意大利 3:0 意大利vs中国 3:0 美15 4 57
美国vs意大利 3:0 巴西vs中国 3:0 意大利vs波兰 3:1 巴13 7 
美国vs中国 3:0 巴西vs波兰 3:1 意大利vs日本 2:3 意8 10 
美国vs波兰 3:2 巴西vs日本 2:3 中国vs波兰 3:0 中6 10 
美国vs日本 3:0   中国vs日本 3:1 波7 13 
        波兰vs日本 3:1 日8 13  
注:最后排名依次为:美国队、巴西队、意大利队、中国队、波兰队、日本队。

3  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为2010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的六支球队,按比赛成绩依次是美国、巴西、意大利、中国、波兰与日本。
3.1各球队发球技术整体运用的情况
发球在现代排球比赛中作为重要的得分手段,关键时刻可破坏对方一传、战术、打乱堆放节奏,也能减轻本方压力,鼓舞本方士气。运用录像观察和数理统计法,对6支球队发球技术的数据整理后,各队发球技术运用的现状(见表2)。

表2 各队发球技术整体运用情况分析
发球技术类型 美国队   巴西队   意大利队   中国队   波兰队   日本队 总计
 次 %   次 %   次 %   次 %   次 %   次 % 次
上手发飘球 - -  85 20.3  287 68.7  46 11  - -  - - 418
跳发飘球 227 17.9  202 15.9  - -  239 18.8  290 22.9  310 24.4 1268
大力跳发球 147 43.1   94 27.6   -  -   82 24   18 5.3   - - 341
    随着排球技术的发展,发球从技术上渐渐由简单到复杂,攻击性上由弱到强,战术上也由从前的保守单一逐渐发展到当下的多变刁钻。但从上表中数据显示可知,此次大奖赛中世界各球队发球技术与当前女排发球趋势并不服帖。通过表2可以看出本次世界大奖赛中,世界各球队所运用最多的是跳发飘球技术,其次是上手飘球,最少的为大力跳发球技术。
    而在表2中还能看出大力跳发球技术仍是欧美国家的强项,美国队和巴西队运用最多,分别为43.1%和27.6%。中国队只有王一梅一人是运用大力跳发球技术,所占总发球的24%,而波兰队使用此项发球技术更少。其他两支球队并未有使用此项发球技术的队员。这说明了大力跳发球技术不仅要求了运动员娴熟的发球技术,且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体格形态等多方面要求较高。不难推测这也是导致亚洲女排运用大力跳发球技术偏少,而欧美女排则可利用其自身优势将大力跳发球自如的运用到比赛当中。
    相对大力跳发球技术、跳发飘球的技术在此次大奖赛中已成为世界各球队发球技术运用的主流。但运用此项发球技术较多的队伍为日本队,24.4%,表2中可以知道日本队发球整体技术均为跳发飘球。跳发飘球相对于大力发球而言相对较稳、不容易失误,球的落点也较难判断;从中得知,直至当下类似日本队的一些球队发球技术相对单一、固定。从攻击性上来看,跳发飘球没有大力跳发球速度快、旋转快、力量大。
    上手发飘球技术是基本的发球技术,表2中意大利队以上手发飘球技术为主,为68.7%。在当下的女排比赛中,上手发飘球大多数逐渐趋于砍式发球,比如我国女排薛明,她所运用的多偏向于高砍式发球。击球点高、弧度平、有突然下坠的特点。这种发球技术的攻击性也不可轻视。在表1中可以看出意大利女排多数运用上手飘球技术。
    结果显示意大利队和日本队有两种发球技术没有运用。运动员可以根据比分的变化而变化发球方式,如果某一队员在本方比分领先对方比方较多时,采用大力跳发球,此时发球的攻击性增强了,得分率、破攻率、失误率同时也提升了,即使失误也不会影响整局球的失利。那么相反情况下,此队员可以采用比较保守的发球方式,以稳定性为主的基础上加强发球的攻击性。可见在比赛中运用不同的发球技术也是发球战术的一种。而表2中可以看出意大利队和日本队在发球技术运用类型方面较少。

3.2各球队发球效果的总体分析
表3 各球队发球效果总体分析情况
国家 得分   破攻   一般   失误 总计
 次 %   次 %   次 %   次 % 次
美国队 17 4  144 34  217 50.1  45 10.6 423
巴西队 28 6.1  169 37.2  225 49.5  32 7 454
意大利队 14 3.7  118 31.8  214 57.6  25 6.7 371
中国队 30 8.2  140 38.5  169 46.5  24 6.6 363
波兰队 19 6.2  118 38.3  126 40.9  45 14.6 308
日本队 8 2.5   106 32.8   188 58.2   21 6.5 323
    表3中国队在发球直接得分和破攻环节上技术相对稳定,有效发球较多,得分率8.2%为本次大奖赛中发球得分率最高的一支球队。中国女排采用的发球技术是以跳发飘球为主。另外,王一梅和薛明两人分别采用大力跳发球和上手发飘球技术。从所运用的发球技术来看,中国队能在此环节比其他各国略强,与其所运用的发球技术也有相当一部分联系。众所周知,攻击性越强的发球,失误的可能性就越大,那么在发球技术中大力跳发球的攻击性相较于上手飘球和跳发飘球略强,因而运动员在运用此项技术发球时也很容易出现失误。若对大力跳法技术掌握不是很好的情况下,那么在比赛时运用大力跳法会表现出发挥不稳定,得失分起伏较大的效果。在表3中可以肯定的是,运用大力跳发球技术最多的美国队,失误率较高。而破攻率最高的是波兰队为38.31%,且失误率也最高。从数据显示上得知,波兰队在发球方面相较于其他球队略不稳定,数值差异较大,从视频中也能看出,波兰队发球自身失误较多。
    对于此次大奖赛的冠军球队美国队来说,从表3的发球效果数值上看并不理想,美国队的发球得分率为4%,这在六支球队中显得比较落后。不过就这点可从另一面得知美国队在防反、串联等方面比其他各球队能力较高。否则获得冠军,在发球环节不占上峰的美国队会稍显吃力。试想如果中国队能在发球环节占优势的情况下,一传、组织和技术串联上再不断完善,减少自身失误、让对方难攻。相信我国女排的成绩比现在可观。
    通过对各队发球效果的总体分析,总结得出发球是一个队伍中队员的个人技术环节,同一传、组织、进攻比较,属于受外界干扰最小的一项技术。质量高的发球在比赛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见一支球队从每个队员的自身技术抓起,是使球队整体水平提高的必要条件。

3.3重点队员发球效果的分析
表4重点队员发球效果分析
排名 国家 队员 得分   破攻   一般   失误
   次 %   次 %   次 %   次 %
二 巴 Thaisa Menezes(6) 8 10.7  34 45.3  29 38.7  4 5.3
三 意 Serena Ortlani(11) 4 8.3  12 25  30 62.5  2 4.7
四 美 Heather Bown(7) 5 7.2  27 39.1  30 43.4  7 10
一 中 王一梅(1) 8 14   14 24.6   26 45.6   9 16
注:按发球得分率由高到低排名
    表4数据得出比赛中发球得分率最高的是王一梅,破攻率最高的是巴西队6号Thaisa Menezes。
    在本次女排大奖赛中王一梅的发球的确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中国队以跳发飘球为主流的发球形式中,王一梅的大力跳发很难显得不特别。从各项数据显示可知,中国队在发球环节比世界强队稳固。而最佳得分手王一梅的发球失误率也不能被忽视,从观看视频中笔者得知,王一梅失误的大部分原因是因为体力下降。王一梅是中国队进攻的重炮手,关键时刻的强攻大部分是靠王一梅来完成。故不免王一梅在发球的时候会出现体力下降对球的控制能力也下降,导致失误的后果。而大力跳发球技术本身对队员的各项条件要求较高,所以从王一梅失误中分析,其运用发球技术也是失误率增高的原因之一。
    得分排在第二的波兰队3号Karolina Kosek 采用的是跳发飘球,其失误率也排在王一梅后面。通过上述情况得知,威胁性越大的发球,失误性就会越大。所以在队员加强发球攻击性的同时,应以稳、准为基础。巴西队6号的发球得分率排在第三、破攻率排在第一、失误率在第五,她所运用的也是跳发飘球技术;此队员发球直接得分虽然不及前两名,但是她破攻率较高的发球已经为其球队在比赛中减轻了不少防守上的压力,这也是一种发球战术的体现;同时巴西队6号的发球失误率偏低,减少了自身失误比赛赢的可能性才会大。
    意大利11号Serena Ortlani在发球得分率和破攻率均无优势,失误率最低,此队员发球一般率偏多。美国队7号Heather Bown得分率7.2%,7号破攻率的数值在四名队员中靠前,她所采用的发球技术为跳发飘球。总体来说美国7号发球效果在发球重点得分队员中略显一般。

3.4运用分段法对中国队与前三球队发球效果比较研究
表5 中国队与前三强球队发球效果分段对比
国家 第一次技术暂停段   第二次技术暂停段   第二次技术暂停后段
 得分
次/% 破攻
次/% 一般
次/% 失误
次/%   得分
次/% 破攻
次/% 一般
次/% 失误
次/%   得分
次/% 破攻
次/% 一般
次/% 失误
次/%
美 4/0.9 40/9.4 75/17.7 13/3.0  7/1.7 48/11.3 70/16.5 16/3.7  6/1.4 56/13.2 72/17.0 16/3.7
巴 13/2.8 51/11.2 65/14.3 17/3.7  8/1.7 60/13.2 72/15.8 8/1.8  7/1.5 58/12.7 88/19.3 7/1.5
意 2/0.5 27/7.2 67/18.0 9/2.4   5/1.3 45/12.1 66/17.7 6/1.6   7/1.8 46/12.3 81/21.8 10/2.6
中 13/3.5 35/9.6 56/15.4 9/2.4  6/1.6 49/13.4 55/15.1 7/21.2  11/3.0 56/15.4 58/15.9 8/2.2
    表5显示在第一次技术暂停段(即第一段)中国队和巴西队发球直接得分率突出,中国队在开局的发球得分率最高,可见开局队被大部分球员认为在同一起跑线上,从零开始比赛,员心态轻松,此阶段压力产生小,所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球水平稳定,且失误率小。巴西队在此次大奖赛中被评为,技术全面、较成熟的一支球队。从表5可以看出,巴西队在开局的发球得分率也是紧随中国队之后,但开局巴西队发球失误较多。美国队和意大利队在开局的发球数值得分率均不高,但美国队发球破攻率相对较高。第二次技术暂停段(即第二段)中国队发球直接得分率比第一段明显低,失误率21.2%,可以看出中国队在第二段的失误率比第一段高了很多。巴西队在第二段得分率也有所下降,为1.7%,而破攻率最高,一般率也明显增加了。说明巴西队在比赛第二段的发球战术的变化,均以稳为主,固破攻率和一般率才有所提高。美国队在第二段发球效果逐步加强的情况下,一般率减少,但失误率却没有明显的减少,比较第一、二段的数值可以看出美国队在第二段的失误率比第一段增加了0.7%。意大利队在各项数值上均排在三支球队之后,无明显得分率和破攻率的突破。
    第二次技术暂停后段,也是临近比赛结束阶段,在本文中定义为关键分段。关键分段中国队的得分率与第一段接近,而且也比另外三只球队高出很多。占第三段发球得分率的3.0%、破攻率为15.4%、一般率为15.9%、失误率为2.2%。表5中国队在关键分阶段发球效果优于另外三支球队,破攻率也最高,失误率少于美国队和意大利队。巴西队平均数值仅次于中国队。
    可见,在比赛开局阶段多数运动员思想包袱较轻、能放开打,无较重心理压力、所以大部分运动员能在此阶段运用发球得分、破攻。随着比赛的进行、比分相差幅度的拉开,在第二段各队都开始有发球得分率显著的情况,但中国队始终领先,与此同时意大利队得分率也开始增多,唯有巴西队失误率偏多,其他队伍在此阶段均没有失误值;在第三段,中国队一直保持发球先发制人的战术,从得分率、破攻率上比第二段明显好转,但也没有开局时高。关键分段中国队在发球环节还是较可观的,比前三球队得分率、破攻率高。不过,同时也说明随着比赛的进行不乏有队员受到影响、从心理上对发球采用保守的战术——以稳为主,从表中可以看出,巴西队最为明显。

3.5中国队与前三球队胜负局发球效果的比较分析
表6 中国队与前三强球队胜负局发球效果的对比
国家 得分   破攻   一般   失误
 次 %   次 %   次 %   次 %
美 16/1 4.3/1.9  127/17 34.4/31.5  191/26 51.8/48.1  35/10 9.5/18.5
巴 23/5 7.3/3.6  126/43 40/30.9  143/82 45.4/59  23/9 7.3/6.5
意 10/4   5/2.4   65/53  32.2/31.3    114/100  56.4/59.2    13/12  6.4/7.1 
中 14/16 8.8/7.8  66/74 41.5/36.1  75/94 47.2/45.9  4/20 2.5/9.8
注:数值显示为(胜局/负局)
    表6从破攻率和失误率上来看,中国队在胜局破攻率高、失误率少,在负局破攻率低、失误率高。说明在比赛中,中国队的发球效果对本次成绩不佳没有太大影响。美国队在胜局得分率超出负局得分率很明显,表6中所显示的数据也能看出胜局与负局的差异较大,整体上来看美国队发球数值,负局美国队失误率较高远远超出了得分率。可见美国队此次大奖赛获胜至关重要的环节并不是发球。笔者在观看视频时也能看出,美国队整体技术较强,队员体能佳、状态好,同时整体的串联、防反相当出色。巴西队是唯一一支球队在负局失误率小于胜局,但从得分率来看,巴西队胜负局间的浮动较大,破攻率接近。最后只要失误率不高,为队员带来的比赛压力就会减轻一些。意大利队在其中略显平庸,相较于另外三支球队发球效果值浮动较小,负局的得分率和破攻率均低于胜局,从失误率来看失误较多应是意大利队重点完善的部分。
    从各队得分率来看胜局普遍比负局高,破攻率亦是如此。从一般率来看,巴西队和意大利队打破了前面的规律,负局值比胜局值高。而失误率上只有巴西队独占鳌头,在负局中出现的失误率较少。

3.5.1 中国队与前三强球队发球效果均值在胜、负局的差异分析
表7 中国队与前三强球队发球效果均值在胜局中的差异
国家 得分  破攻  一般  失误 总数
 次 %  次 %  次 %  次 % 
中国 14 0.14  66 0.66  75 0.75  4 0.04 159
三强 16 0.16  106 1.06  149 1.49  24 0.24 295
T 1.38  1.17  0.68  2.37 
P >0.05  >0.05  >0.05  <0.05 
通过表7数据显示,中国队与前三强球队在胜局发球效果均值的得分率、破攻率和一般率均无显著性差异。而失误率T=2.37,P<0.05则有显著性差异。

表8 中国队与前三强球队发球效果均值在负局中的差异
国家 得分  破攻  一般  失误 总数
 次 %  次 %  次 %  次 % 
中国 16 0.16  74 0.74  94 0.94  20 0.20 204
三强 3 0.03  38 0.38  69 0.69  10 0.10 120
T 1.98  0.84  1.99  0.44 
P <0.05  >0.05  <0.05  >0.05 
    通过表8数据显示,中国队与前三强球队在负局发球效果均值的得分率、一般率均有显著性差异。破攻率、失误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经表7得出,中国队在胜局发球失误率与前三强球队均值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从数据上看出,在胜局中国队发球失误率要小于前三强球队。说明在发球环节,中国队具有稳固的基础和稳定的发挥水平。表8,在负局中国队与前三强球队发球均值的得分率、一般率有显著差异,而从数据上清晰看出,中国队的得分率明显高于前三强球队,且一般率也高于前三强球队,破攻率与失误率在检验中均显示无显著差异。可以得出,中国队在负局中的发球优于前三强球队,导致比赛失利的主要原因并非发球环节。

3.6 中国队与前三球队关键分段分析
表9 中国队与前三强球队关键分阶段(最后5分)分析
国家 得分   破攻   一般   失误 总计
 次 %   次 %   次 %   次 % 
美 2 2.1  25 26.3  56 59  12 12.6 95
巴 1 1  33 33  60 60  6 6 100
中 6 7.1  26 30.6  45 53  8 9.41 85
意 5 6.25   35 43.8   36 45   4 5 80
    关键分段中国队的破攻率和一般率接近,分别为6.25%和43.8%。得分率分别排在美国队和巴西队前面,而失误率是四只球队中最低的。美国队关键分阶段一般率较高,得分率和破攻率偏低,失误率相对较高。美国队在关键分段发球效果值并不优越,可见,他们得分的主要手段不是发球。巴西队在此阶段一般率较高,得分率最低,破攻率在四只球队中排第二,失误率在四支队球队中拍第三。说明在关键分段中巴西队队员发球多数是在稳的基础上加强了攻击性。意大利队关键分段得分率在另外三支球队之上,为最高,一般率也较高,失误率排在四只球队中第二。说明意大利队在得分率最高的同时,失误率也偏高。
    通过表7的数据统计,四只球队在关键分段,都较高的是一般率,由于得分率和失误率的数值不同,可以看出哪支球队在关键分段发球效果较好。也能看出每个球队得分制胜的关键手段是不是发球环节。通常在临近比赛结束的阶段,每支球队都会在自己不失误的情况下跟对手拼智、勇。但也避免不了一些原因使运动员心理上有一定的压力或者波动,在发球环节上出现失误,从而发出球的效果不能达到理想状态或教练的要求。从表7中,可以看出美国队的发球效果值均不好,但美国队却能取得冠军。说明,美国队即使能在发球环节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也有取得胜利的手段。
    通过对关键分的分析,结合笔者观察视频后得出,中国队与世界各强队在关键分阶段交锋时,发球环节效果数值有一定优势。但除去发球环节中国队在比赛中的其他环节也是影响比赛失利的重点。在最接近胜利的关键分阶段,中国队大多数球往往不能咬住对手,更而取得胜利。所以,中国队在关键分阶段需要加强重视。做好与对手打多来回球的准备。这样,就要求队伍整体在关键时刻,首先减少自身失误。其次在稳的基础上加强进攻。最后让对方有种攻不下的心理压力。

4结论
    当前世界各队女排发球技术的运用多数是跳发飘球和上手发飘球,大力跳发球仍旧被欧美球队多数运用。中国女排在此次大奖赛中发球效果相较于其它五支球队略占上风。发球得分率和破攻率在六支球队中均较突出。
    我国女排发球直接得分最高的王一梅,失误较多,与她得分成正比。同时,攻击性较强的发球伴随的失误率也较高。
    通过分段法,分别比较各队在不同阶段的得分、破攻、一般、失误数值,可以看出我国女排在第三段发球效果均显优势,但发球并不是中国女排取胜的主要手段。
    胜负局中,我国女排发球环节整体数据较为可观,此次大奖赛失利的原因发球不占主导。关键分阶段,中国队发球仍能稳定发挥,效果优于其他球队。但通过视频统计本次大奖赛了解到我国女排伤病情况大于世界各队,这直接影响到队员的个人技术发挥。

5参考文献:
[1] 郑焕然.张丽. 2007年和2009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中国女排关键球对比分析[J]. 河北体育 学院学报,2010,24,(5):46-49
[2]孟范生.张忠新.张涛.排球每球得分赛制下的发球规律性探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25,(3):61-63.
[3]马金凤. 对雅典奥运会女子排球发球战术运用的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5,27,(5):60.
[4]刘建南.王常春.当前排球发球技术特点比较分析[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17,(12):43-44.
[5] 董倩玲.排球发球技术探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3,19,(5):38
[6] 吴践析、李君艳. 论排球比赛中的发球[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32
[7] 邢红林、吕旭、孙立明2006年世锦赛女排强队的发球技术特征[J].体育学刊,2007,14,(3):108
[8] 宋魁. 试析排球规则的修改对排球发球技术的影响[J].湖北体育科技,2004,23,(2):230-231
[9] 蒋晔、毛武.扬中国女排在世界杯和奥运会比赛中发球技术的分析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3):39
[10] 马金凤. 对雅典奥运会女子排球发球战术运用的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5,27,(5)44-60
[11] 许益芳. 排球发球战术分析及运用[J].浙江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18,(4)52-54
[12] 张建、湛仲清. 试论拼发球的战术运用[J].西昌学陇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9,(1)150
[13] 蔡敏华. 排球新规则对发球技术影响的研究[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5,(4):113
[14] 曹明珠、曾晓彬. 排球发球效果初探[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5,(3)46
[15] 冯登明. 浅谈影响排球比赛中发球成攻率的因素[J].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0,(4):49
[16] 李先国、翁飚. 中国女排与世界女排强队跳发球运用效果的比较研究[J]. 福建体育科技,2001,20,(2):37
[17] 阎钲.吴嘉毅. 排球发球技战术的变化及对策研究[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55(1)
[18] 李耀生. 举足轻重的现代发球[J]. 中国排球, 2000, (3): 35-37.
[19] 许 健. 现代男子排球比赛中发球的意义、技术效果和战术运用[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2, (4): 52-54.
[20] 郭美丽.对排球跳发球技术能成为世界发球方法的主流的研究与分析[J].中国科技分析,2008, (8).


关闭窗口

你是第 38987175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