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婷婷 (上海市长宁区体育局社会体育管理科,200050)
【摘要】:目的:通过对不同工作状态的男性职工体质状况的研究,确定男性职工体质改善对策。方法:在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大样本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682名20-59岁男性市民工作状态方面的情况调查,并就其对身体机能、身体形态、身体素质等体质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为提出相应的改善男性职工体质对策提供研究基础。结果:682名20-59岁男性身体机能、身体形态、身体素质指标的年龄变化趋势与《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的研究结果总体一致,但在变化发生的年龄段等方面存在差异。与2000年第一次国民体质监测的数据比较,成年男性超重和肥胖增幅较大,腰臀比没有明显改善,但其他指标水平有明显提高。结论:本文揭示男性职工体质状况和动态变化,各项分析显示,体质总体良好,但要警惕静坐不动、工作压力大、睡眠不规律、饮食不科学等因素导致男性超重和肥胖,对此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男性;工作状态;体质
体质,即人的身体质量,是在遗传和后天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形态、生理和心理的综合、相对、稳定的特征。国民体质,是指国家的公民体质的总体状况,民族的身体素质的基本状况。它是社会生产力的组成要素,又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础,还是国家和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本文利用2010年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的调查测量数据,并与2000年监测结果的比较,探讨不同工作状态男性职工体质状况,研究影响体质变化的根本原因,为促进国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方针、政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选取2010年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中男性职工为本文研究对象。年龄范围为20-59周岁。 监测采取整群抽样,样本来自于社区。最终有效样本数为682人。其中,按照不同工作状态男性职工体质状况分为三类,见表1。第一组占48%,第二组占45%,第三组占7%,见图1。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有关体育锻炼与体质方面的资料,及2010年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的材料和数据。 2.2.2问卷调查法 采用上海市体育局国民体质测试统一制定的《成年人体质监测数据登录书》问卷,全部有效。 2.2.3数理统计法 数据统计由SPSS 19.0统计软件完成统计学分析,统计方法为常规统计分析。 2.2.4研究指标 通过体质测试了解男性职工的体质水平,研究国家统一制定的测试和询问指标,监测指标包含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三类。采用分层随机整群的抽样原则,男性成年人指标15或18项(根据不同年龄段确定)。除原始测试数据外,对部分指标进行了派生计算,以减小因身体形态差异对指标水平可能产生的影响。见表2。
说明:由于监测样本在回答“询问项目”时个别出现了漏洞和误答等现象,本文将其作为缺失值处理。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受试者参与体育锻炼、生活方式、体力活动、与体育相关的活动,以及对体质与健康等问题的认知与倾向等信息,作为分析人群体质变化的背景资料。问卷调查共计34项,与体质测试同步进行。
3 结果与分析 随着国民生活质量和营养状况的改善,高科技工具的辅助,成年男性在日常工作中静坐的时间越来越多,摄入能量过多,体力消耗越来越少,日常体力活动大幅减少,导致体重超重和腰围超标,高血压、心脏病、高血脂、糖尿病和癌症等恶性疾病发病年轻化。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过程中,问卷调查增加就日常体力活动的减少对于体质影响等详细问题的调查项目,本文探讨不同工作状态的男性职工的体质状况的比较研究,研究工作状态对男性职工体质状况的影响,为全民健身发展的方针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3.1 体质综合指数与评价 按《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对本次监测的男性职工进行体质综合分组评定,结果显示,见图2。第一组体质“合格”率为26%,“不合格”率为11%,“优秀”率为16%,“良好”率为46%;第二组体质“合格”率为25%,“不合格”率为13%,“优秀”率为15%,“良好”率为46%;第三组体质“合格”率为20%,“不合格”率为8%,“优秀”率为31%,“良好”率为42%。三组比较,第三组“以走为主,搬运或举重物、挖掘”的体质“合格”率以上比第一组、第二组分别高出3.0和5.0个百分点。
3.2 男性职工超重与肥胖率持续增长 男性职工成年以后身高随年龄增大而逐步下降,由20-24岁年龄组的173.9,下降为55-59岁组的168.3,反映出身高生理性自然下降。而体重在成年阶段具有增长的变化特点,男性20-24岁组为最高。 BMI是世界各国广泛的运用于评价人体肥胖的重要指标,BMI=体重(Kg)/身高(M) 。评价标准为:体重过低,≤18.5;体重正常,(18.5,23.9);超重,(24-27.9);肥胖,≥28。 以BMI对受试者体重进行筛查,56%男性职工的超重、肥胖,由于身高、体重的逆向变化,使体型随年龄增大逐步由“纤细型”向“桶型”转变,身体质量指数BMI逐步上升,男性35-39岁组为最高,与2000年监测结果对比,成年男性各年龄段BMI均值提高极为显著,中青年人20-29岁尤为严重。
BMI与肥胖有很高的相关性,但不能很好的解释人体不同部位脂肪的分布、不同人群不同个体肥胖的本质关系。因此,显示个体腹部脂肪的差异的腰臀比在鉴别肥胖相关危险因素中具有更好的实用性。成年男性的腰臀比随年龄增大逐步增大并稳定,49%腰臀比超出参考范围,男性在35-39岁组为最高。与2000年监测结果对比,成年人各年龄段BMI均值变化趋于一致,中年人35-44岁稍严重。
4 讨论 682名20-59岁男性职工体质监测数据显示成年男性超重与肥胖率持续增长,56%超重或肥胖, 49%腰臀比超出参考范围,问卷调查显示,36%通常每周吃早餐的次数少于6次,70%每周外出就餐天数大于1天,47%每天以静坐伏案为主,69%的食用油炸食品(炸鱼、炸薯片等)、甜食(糖果、巧克力)、方便面(干脆面)、碳酸饮料(可乐、汽水等)、洋快餐、膨化食品,69%每周会吃到以上食品的天数大于1天,30%通常每天睡眠少于8小时,71%会熬夜,88%会感到压力,55%认为自身的体质状况在一般以下。 体重超重、腰围超标等,是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疾病的因素,受试者问卷的分析显示,在现代静态工作方式下,特别是以静坐为主,体力活动显著减少,工作繁忙、压力增大、睡眠无规律,再加上摄入能量较多,导致男性职工的体重超重或肥胖。
5 结论与建议 682名20-59岁男性职工体质监测数据,与2000年上海市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比较,成年男性超重、肥胖增幅较大,腰部、臀部脂肪比例普遍偏高,但其他机能、素质指标水平有明显提高。通过对受试者问卷的分析显示,工作状态、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是影响市民体质的主要因素。久坐少运动、饮食不科学,睡眠不规律、职场竞争压力和摄入能量过多成为导致近6成男性职工体重超重或肥胖。 5.1积极运动调控肥胖 积极运动锻炼大大降低遗传肥胖基因对人体造成的影响,对于不具有肥胖基因的人,只需较小的运动量就可以保持正常体重。倡导市民每周参加三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以有氧运动为主的体育锻炼,有氧运动是指低强度、长时间的有氧代谢耐力项目,年轻人进行有氧运动心律要达130,中老年人一般在110,锻炼中能够维持在这个心律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前15分钟消耗体内的碳水化合物,脂肪消耗要在运动后30分钟才开始。所以至少要半小时,最好控制在一小时内。 5.2进一步改善本区男性职工体质的对策 首先,应理清造成男性职工压力的根源,及时调整精神状态,不要放任压力情绪的发展,学习转移和释放压力,工作间歇可以“见缝插针”做些简单的放松运动,中午吃完饭也不要马上坐下来,可以在办公室内外随便散散步,增加走动频率,有助增进同事彼此间的感情。 其次,注意保持营养摄入的新陈代谢和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少选辛辣、油腻、糖分较高的食物,注意睡前3小时不宜进食。减少脂肪给身体带来的压力,让身体走上健康的循环轨道。 再次,最佳的睡眠时间为8小时左右,以晚10点后为宜。男性职工应科学安排作息时间,减少熬夜,并在保证充足睡眠的前提下,改善睡眠质量,增加深睡眠时段。 提醒男性职工人群,及时纠正生活中不利于健康的生活习惯,重视不利讯号,积极有效运动,科学健康生活。
参考文献格式:(中英文共45篇) [1] 陈明达、于道中等. 实用体质学[M].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 1993 [2]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研究组.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98 [3] 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 国家成年人体质监测中心. 1997中国成年人体质监测报告[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 [4] 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 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报告[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1 [5] Claude Bouchard. The Current Obesity Epidemic:Chaos,Gluttony,Sloth,or Nature Supplyment to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icse. 29.5.1997 [6]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ACSM’s Guideline for Exercise Testing and Prescription,Sixth Edition,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2000 [7]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 我国成人体重指数和腰围对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异常的预测价值:适宜体重指数和腰围切点的研究[J]. 中国流行病杂志, 2002, (1): 5-10 [8]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Resource Manual for Guideline for Exercise Testing and Prescription 1997, pp. 52-53 [9] 国家体委群体司等. 1994职工体质调查研究报告[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129-137 [10] Durazo_Arvizu R,Cooper RS,Luke A,et al.Relative weight and mortality in U.S. blacks and whites:Finding from representative national population samples[M].Ann Epidemiol, 1997, 7,pp. 383-395 [11] 国家体育总局. 2000年中国国民体质监测报告[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2 [12] 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手册. 2009 [13] 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 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2011 [14]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 2003 [15] 国家体育总局.国民体质测定标准.2003 [16] 国家体育总局.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2006 [17] 国家体育总局.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2007 [18] 上海市体育局.上海全民健身发展报告.体育蓝皮书.2005 [19] 李立明,饶克勤,孔灵芝等.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J]. 中华医学杂志,2005, 7(26): 478-484 [20] 陈佩杰,王人卫,胡琪琛等.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M]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1] WHO reassesses appropriate body –mass index for Asian population.The Lancet,2002, pp. 7-20 [22] 孙莉敏,吴毅,胡永善.上海地区南京东路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现状调查[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1, 20(1):57-60 [23] 瞿宏,张挚,孟庆茂.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及其评价标准的构建[J].江西社会科学,2004, 4:238-240 [24] 陈明达,于道中. 实用体质学[M]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3 [25] 姜文凯.体质与健身[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26] 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2005年国民体质监测报告[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6 [27] 邓树勋,洪泰田,曹志发. 运动生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121 [28] 黄明威,黄力平,曲镭译. 体力活动和大众健康[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1997, 16 (4): 318 [29] 刘欣,金丽萍,董云珊,王平,朱建中. 18-81岁上海部分市民身体成分的研究[J]. 体育科研, 2004, 1:45-49 [30] 刘卫,李丰祥. 大学生身体成分特征与运动能力及体质健康的关系[J].体育学刊,2004, 1:25-29 [31] 杨柏芳.大学生体育健身活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 2002, 3:14-15 [32] 蔡睿.2005年中日体质联合报告[R].北京: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2007 [33] 刘芝伶,郑芳媛,赖秀怡.活动人生健康加分卫生教育活动计划书[D].台湾卫生教育所教育学学系, 1994 [34] Philip T.James,Rachel Leach,Eleni Kalamara,et al.The Worldwide Obesity Epidemic.JObes.Res.2001,9, pp.228-233 [35] P.E.Schmid,M.Tokeshi,J.M.Schmid-Araya.Relation Between Population Density and Body Size in Stream Communities.Science,Sep 2000,289,1557 [36] MF Franklin,Comparison of weight height relations in boys from 4 countries.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Am J Clin Nutr,1999 Jul,70(1),157S-162S [37] Sang Woo Oh,Soon-Ae Shin,Young Ho Yun,et al.Cut-off Point of BMI and Obesity-Related Comorbidities and Mortality in Middle-Aged Koreans.Obes.Res.2004,12,2031-2040 [38] Ian Janssen.Morbidity and Mortality Risk Associated with an Overweight BMI in Older Men and Women.Obesity,2007,15,1827-1840 [39] 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40]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体质测量评价[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 [41] 许浩,姜文凯,王志光. 江苏省20-69岁普通居民体育生活现状及分析[J]. 体育与科学,2002, 23 (2): 33-36 [42] 郭海英. 体育锻炼对体质及机能指标的影响分析[J]. 浙江体育科学,2002, 24 (6): 1-3 [43] 张力为,任未多. 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554 [44] (美)理查德.考克斯著.张力为译.运动心理学——概念与应用[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474 [45] 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 中国成年人体质测定标准手册[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